抗疫情积极作为 石斛专委会获通报表扬

1018

抗疫情积极作为 石斛专委会获通报表扬


12月18~19日,中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中药品牌建设大会在北京远望宾馆召开。中国中药协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院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家刘国恩教授,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王海南副司长等专家出席。大会期间,北京同仁堂、国药集团中联药业、好医生药业、九州通九信中药集团等27家单位,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抗疫医药物资的供应,为确保我国成功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中医药人的贡献,获得中药行业抗疫突出贡献单位,受到中国中药协会的通报表扬。


微信图片_20201223194254.jpg

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在疫情发生后,及时倡议组织行业内的40多家企业,向武汉中医医院、武汉东西湖区晴川社区等多家抗疫一线义务工者捐赠价值400余万元的石斛,石斛企业还向所在地抗疫一线捐赠现金800余万元,累计达1230余万元,充分体现了石斛行业在国家危难之时的社会担当,在此次大会上也同时受到通报表扬!

石斛专委会主任委员杨明志代表石斛行业上台接受表扬,石斛专委会秘书长虞伟康,副秘书长、中国林科院博士李振坚一同出席了本次大会。


微信图片_20201223194312.jpg


大会期间,黄璐琦院士介绍了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抗疫工作实践,详细介绍了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独特疗效,提出要充分应用中医药抗疫成果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刘良院士以“基于中药打造世界级药物”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传统经验不可丢,现代科技不可少”。创新中药须“源于传统,优于传统”,并通过创新中药研发实践,阐述了现代中药走向世界的条件和路径。刘国恩教授从当前宏观经济形成面,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保目录调整等行业关注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王海南、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学恭分别就中药注册管理改革进展、中药临床价值研究报告、2020年医药工业运行形势等作了报告。

石斛作为一味名贵珍稀中药材,因数量稀少,两千多年来始终作为皇室贵胄专享,到二十一世纪初,野生石斛资源枯竭,濒临灭绝。2007年,杨明志在云南省德宏州政府支持下,发起召开了首届中国石斛产业发展论坛,加快了种植技术的研发,激活了石斛人工产业化市场。通过连续10届石斛论坛的引导,杨明志带领专家、企业家团队共同努力,石斛从濒危实现了人工产业化,从高不可攀的贡品,变成了大众养生品,带动上百万人就业,成为了全国10多个县的扶贫攻坚产业,形成了“南石斛、北人参”的名贵中药产业格局。鉴于石斛产业的快速形成,2011年,中国中药协会报请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成为我国第一个单品种的全国性行业协会。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武汉,积极主动抗疫。国家派往武汉的国家中医医疗队黄璐琦院士等专家多次提出,自身免疫力是抵抗新冠肺炎最好的武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在最危险的环境超负荷的工作,过度劳累,体能和免疫力下降,他们是最易感染的人群。石斛作为一味增强免疫力中药,如何参与到抗疫中去,石斛企业都想为武汉、为中国早日战胜疫情出一份力。1月27日,石斛专委会发出向抗疫一线工作者捐赠石斛的倡议,石斛企业积极响应。经与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合作,筹集到价值400万余元的石斛产品。一家企业捐赠的石斛经过物流转了1个多月都没有送到指定地点,原本简单的工作,困难。

这次捐赠石斛的企业,来自于四川、云南、福建、贵州、广西、广东、重庆、上海、安徽、江苏等10多个省市。经过石斛专委会持续不断的与接收单位、捐赠单位、义工等反复对接、联络,2月24日,部分捐赠石斛移交给汉阳区晴川街道办,25日部分捐赠石斛移交给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办,27日与武汉市中医医院完成了捐赠交接。第二批又向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卫生院,枣阳市妇幼保健院、老河口市第一医院,巴东县人民医院捐赠了石斛。


微信图片_20201223194307.jpg


一些石斛企业还通过各种渠道,向本地支援武汉医疗队、抗击疫情一线人员捐款、捐赠石斛,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彰。杨明志说:面对新冠疫情,各行各业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支援抗击疫情。石斛企业,积极作为,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抗疫的支持,充分体现了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更多的展现了中国人战胜困难,坚不可摧的团结力量。